回顧2015年的股票投資,可說是相當失敗。虧錢固然是原因,沒遵守紀律、甚至沒紀錄,頗令自己感到洩氣。還好,總算找到說法能令自己釋懷:我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準備工作的考試,幸好通過了。去年的股票投資實在不理想,有幾個想法:

一、投資方法很多,越簡單越好;沒有不賺錢的股票,只有不適合的股票
股票投資方法多如牛毛,這幾年一直花時間閱讀尋找,可惜大部分的方法付諸實踐後都不很成功,還搞得很累。時間,應該花在更美好的事物上。

隱隱約約覺得剛接觸投資時所知道的一些方法似乎更簡單可行、更適合自己?頗有返璞歸真的意味。至於是啥方法?因為沒驗證過,不敢寫出來害人。

二、《我把套牢股變搖錢樹》讀後感:
彷彿呼應前面說的,選大的、穩健獲利的股票,然後長期投資,就會有滿意的報酬,這是我讀《我把套牢股變搖錢樹》的心得。書中提到的股票例如:亞泥、統一、中信金、中華電信及正新等,如以這一兩年來看,其中幾支股票的價格正在低檔,敢不敢買?買了之後能忍受虧損多久?報酬率轉正甚至獲利可觀時能忍多久?敢投入多少比例的資金?資金越來越大時,心態還會跟剛開始一樣嗎?這都是尚未嚴正思考的問題。

三、《我的零成本存股術》讀後感:
股價變貴時,就算沒全部出清也要適時調節,畢竟收回的本金比紙上富貴更真實。關於這點,回想持有的中聯資(9930)便可驗證。

企業不可能永遠維持獲利,企業價值須隨過去的獲利事實及未來的獲利預估調整(?),股票的相關價格就必須適時修正。企業要維持長期穩定獲利是很難得的,因此即便是持有這種企業的股票,股價變貴時該賣還是要賣,以免股價下滑形成紙上富貴。

為發揮資金效益,要建立自己的口袋名單,而且要多,以免有錢時沒好的標的買。就這點而言,似乎與前面提到的簡單投資背道而馳?為調和衝突,分清長短期投資,從資金比例下手似可解決。

此外,借貸投資不一定有風險,風險在於借貸前未確認自身財務狀況,以及未計算清楚借貸成本與預期獲利的利差。

四、中碳(1723)套牢的感想:
等了好久好久的中碳終於買到了,買入前以為跌20%夠低了,沒想到後面還有30%要跌。報酬率負40%創個人持股之最!套牢的感想是,就把她當作是直到中年才追到年輕時一直夢寐以求沒追到的那位女生吧。現實可能沒當初想像的美好,反正是我的錢,怎麼阿Q都可以。

五、聯發科(2454)套牢的感想:
同一支股票,上次操作獲利不代表這次也可以獲利,每次都應該是「獨立的操作」,不要傻傻迷戀過去。電子股變化萬千,今日的藍海可能明天就變成紅海,不適合我。

六、漲倍股中聯資(9930)得而復失的感想:
投資多年的中聯資在前年終於漲倍,去年報酬率最高達到136%,可惜沒賣,漲倍的里程碑得而復失。如果再來一次,就算沒全部出清,也要部份調節,實現獲利。

投資是為了賺錢,不論是長期的領息投資或短線的價差交易,只要能賺錢,兩者可以併行,無需太過拘泥。

從最高點84元跌回50元,高達40%的修正雖然恐怖,依舊在60元附近持續買入。只是,去(104)年美好的獲利榮景難再,操作的相關價格要調整。即便股價劇烈修正,因為長期投資,持有她還是很安心的。

七、資金少要集中而不是分散火力:
資金少如果買太多股票,風險固然分散了,但易形成漲跌互見、損益不明顯的情形。而且要花很多時間,難免顧此失彼。相反的,只專注於有把握的股票,集中持股,報酬率才明顯。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2015 股票投資 投資日誌
    全站熱搜

    承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