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購入中碳(1723)後一路套牢,本著散戶最堅強的忍耐精神,直到今年解套,過程之前有提過。
本篇續以中碳為例,繼續用華倫老師評估股票的方法,分析如下。
------ ------
一、資產負債表方面:判斷公司體質強弱
(一)現金及約當現金占資產的比重:為求穩當,希望公司帳上至少要有1個股本以上的現金。
(來源:中碳2018年Q1財報)
中碳股本23.69億元,現金及約當現金為7.52億元,僅為股本的31%。
(二)長期負債:指1年以上的債務如公司債、長期貸款等,用以判斷公司是否因面臨激烈競爭而須不斷升級廠房或不停研發,導致須長期借款因應。
(來源:同上,下略不再註明)
非流動負債中,並無長期負債,過關。負債比從2017Q4的39%降至37%。
------ ------
二、綜合損益表方面:分析獲利結構、掌握營運績效
(一)營業毛利:代表產品或服務的競爭力,須注意產業特性,也必須進行同業比較。
中碳2018Q1毛利率為25%,去年同期是23%,因為營業成本從77%降至75%;再進行與同業的比較。
(來源:精誠資訊)
2018Q1同業平均毛利率雖然還沒出來,但不難猜測中碳毛利率應該優於同業。
(二)營業利益:判斷公司本業是否獲利的重要指標。要特別注意的是,營收成長必須觀察毛利與營業利益是否為正成長,因為公司有時可能會犧牲毛利低價搶單;相反的,營收衰退也不一定就不好,有可能是公司調整產品組合,如減少低毛利產品、停止虧損業務或增加高毛利產品。
中碳2017營收較2016增加2成,毛利及營業利益分別年增8%及13%。至於2018Q1營收、毛利及營業利益則分別年增19%、31%及27%,持續攀升,非常好!
(三)業外收支觀察:有無一次性獲利,如有,不宜用本益比估算股價。
(來源:元大證券,單位:百萬元)
中碳的營業外收支並無一次性大筆獲利,可用本益比估算股價。
(四)轉投資觀察:
(來源:元大證券)
轉投資事業全部為以策略性投資的權益法。
------ ------
三、現金流量表方面:衡量虧損倒閉風險
綜合損益表的紀錄不等同於實際現金的流出或流入,質言之,如果某季的損益表呈現虧損,但仍有許多現金流入,公司還不至於倒閉;相反的,某季的損益表呈現獲利很高,但如果沒有現金,公司可能會破產!
(一)營業活動現金流量是否與稅前淨利相當:營業活動現金流量是以本期稅前淨利為基礎,加入各項調整項目後,所呈現的公司現金流動狀況。營業活動現金流量最好能與稅前淨利相當,代表公司賺的錢真的有現金入帳。
中碳2018Q1營業活動現金流量為其稅前淨利的1.06倍,過關。
------ ------
四、財務比率方面:評估數據趨勢,作為個股買賣依據
財務分析只看單一公司、單一季度的絕對數字意義不大,必須與同業相比並觀察數據趨勢,才能進一步判斷。
(一)獲利能力指標-毛利率、營益率及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均穩定向上為佳。
1、毛利率最好 > 15%,營業利益率最好 > 10%,且穩定向上為佳。
觀察中碳最近9季度的毛利率及營益率:
中碳2018Q1毛利率及營益率分別為25%及21%,過關。
再觀察中碳與同業-Hitachi Chemical日立化成株式會社之比較,因尚未查出Hitachi Chemical的毛利率,直接比較營益率及股東權益報酬率:
中碳明顯優於Hitachi Chemical。
2、股東權益報酬率 > 15% 為佳:衡量平均每1元股東權益所能賺得的稅後淨利,是股神巴菲特常用的指標。比率越高,代表績效越好,也必須與同業進行比較,以免偏頗。
同樣從上表可知,中碳股東權益報酬率亦優於HitachiChemica。
(二)流動性指標-流動比、速動比數值越高,變現能力越強
1、流動比 > 1.5:短期資產變現能力。將流動資產換算成現金,衡量公司是否具備短期資產變現能力。流動比<1可能有跳票、倒帳風險。
2、速動比 > 1:與流動比意義相似,但速動比更重視變現容易度,所以扣除變現度較差的存貨及已經現金流出的預付費用。
3、利息保障倍數 > 5:衡量公司償還借款利息的能力。
4、長期負債/稅後淨利 < 2:數值小於2代表公司只要利用2年的稅後淨利即可還清長期負債。數值若過大,景氣反轉時風險也將變大。通常民生必需產業不需要太多資本支出以維持競爭力,也不須花大錢研發,因此不需要負擔高額負債與利息支出。只需靠自己賺進來的錢就可以拓展新業務,故不易受景氣影響。
從上表可看出,流動比沒過關、其餘3項均過關。
------ ------
五、本益比:判斷當前股價是否合理
公式:本益比=股價/近4季每股稅後盈餘加總
(一)參考歷史平均本益比,評估合理買進點:前提必須是公司獲利穩定。但也不能單看這項數據,畢竟公司的獲利會變動,獲利若持續成長,計算出來的價格會越來越高,反之則反。
※用近4季EPS計算個股昂貴價及便宜價:
中碳目前股價160.5元(20180518收盤價),高於昂貴價。不過,因為中碳是景氣循環股,獲利循環明顯,操作不宜採用一般的「買在低本益比、賣在高本益比」,而是應該反其道而行。
(二)當股本變動影響EPS,須重新計算本益比:公司發行可轉換債、員工認股權證等未來皆會轉換成普通股,造成股本膨脹、EPS因此被稀釋。因此使用本益比計算合理股價時,應採用稀釋後的EPS為佳。
與稀釋前相比,價格並無差距。
------ ------
------ ------
接下來是自己的選股習慣。
一、公司歷史股利政策:注重公司必須能持續配發(現金)股利,尤其是獲利衰退時也要能配發,以免套牢期間認賠賣出。
(來源:雅虎奇摩股市)
中碳過去10年連年配發股利,過關。從上表可看出其獲利循環是自2008上升至2014年為高峰,自此開始衰退,直至2017年才又回升。
二、籌碼面:注重董監及外資持股比例,前者用以觀察內部人與一般投資大眾利益一致性程度,後者用以判斷股價被影響之程度。
(來源:元大證券)
中碳董監持股34%過關,外資持股16%,再看外資持股變化。
(來源:元大證券)
外資大約從2018/01/19起持續明顯買超,截至05/18,外資增持2萬3千張。
三、新聞面:
《化工股》中碳:今年獲利可望隨營收同步擴大
2018/05/18 17:20 時報資訊
中碳 (1723) 今日召開法說會,發言人黃書誠表示,近來國際油價高檔,苯與雜酚油產品亦將同步走揚,軟瀝青也因大陸需求增加,報價從第二季開始飆漲,且預期各產品漲勢可望延續至下半年,加上台塑越鋼2號高爐點火後,輕油料源倍增,量價齊揚之下,今年獲利可望隨營收同步擴大。
黃書誠指出,隨油價走揚,雜酚油的價格從3月平均每噸350美元,到4月380美元,5月均價上看420美元,下半年更可望跳增。而苯價也因油價上漲,緩步墊高,根據Platts最新報價指出,目前苯價每噸860美元。
加上去年大陸淘汰地條鋼,石墨電極帶動軟瀝青需求增加,在大陸進行供給側改革下,今年以來軟瀝青價格飆漲,目前每噸630美元,且預估將延續至下半年。
至於台塑2號高爐點火後,中碳輕油料源將增加,黃書誠指出,目前仍有多餘產能處理。而煤焦油製雜酚油生產線目前滿載,將直接對外銷售,但中碳今年將在越南興建碳黑油廠,預計明年開始有望消化多餘的煤焦油。
負極材料部分,因在手訂單滿載,產能跟不上,原預計下半年投產的介相碳微球2條新產線,亦將於提早於下月投產,屆時,中碳介相碳微球產能將從 5,000噸增至7,500噸,石墨化碳微球年產能則有2,000噸。
中碳第一季營收20.13億元,年增19.28%,合併稅後盈餘3.25億元,年增23.31%,EPS為1.40元。目前中碳苯營收占比28%,雜酚油21%、軟瀝青15%,合計三項產品約占中碳總營收65%,其他產品焦炭11%、精(草奈)7%,電池負極材料則占5%。
------ ------
------ -----
※對於股票投資,以上的分析都很粗淺,僅供自己反省與精進之用,無任何推薦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