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揚帆10年,向無成法,雖有獲利,總不踏實。投資無成法,在多頭階段無論賺多賺少,終難以探究既有方法是否行得通。一旦遭遇空頭,投資如發生虧損,心理能否承受得住?
年金改革已成定局,未來也只會越改越差。年屆不惑的我,難以想像古稀之年方能退休的情景。有感於此,過去幾年大量閱讀,希冀從股市達人的成功經驗中,汲取可供財富成長的養分,早日達成財富自由,提早退休。
本篇試圖以胡連(6279)為例,效法華倫老師在《股利與成長雙贏實戰》(周文偉(華倫),Smart智富,2017年10月初版,臺北)一書中,關於第3章〈解讀財務報表-確實評估個股價值〉挑選股票的章法,一步一步地分析。透過此法假使投資有成,往後每筆投資原則上均會採取此方式。
------ ------
一、資產負債表方面:判斷公司體質強弱
(一)現金及約當現金占資產的比重:為求穩當,希望公司帳上至
少要有1個股本以上的現金。
(來源:胡連106年財報)
胡連股本9.72億元,其現金及約當現金為9.76億元,剛好與股本相同,過關。
(二)長期負債:指1年以上的債務如公司債、長期貸款等,用以
判斷公司是否因面臨激烈競爭而須不斷升級廠房或不停研發,導致須長期借款因應。
(來源:同上,下略不再註明)
非流動負債中,並無長期負債,過關。總負債比35%,尚可。
------ ------
二、綜合損益表方面:分析獲利結構、掌握營運績效
(一)營業毛利:代表產品或服務的競爭力,須注意產業特性,也必須進行同業比較。
毛利率高達45%,很棒!再進行與同業的比較。
(來源:精誠資訊)
胡連的毛利率優於同業許多,過關。
(二)營業利益:判斷公司本業是否獲利的重要指標。要特別注意的是,營收成長必須觀察毛利與營業利益是否為正成長,因為公司有時可能會犧牲毛利低價搶單;相反的,營收衰退也不一定就不好,有可能是公司調整產品組合,如減少低毛利產品、停止虧損業務或增加高毛利產品。
胡連2017營收、毛利及營業利益均較2016微幅成長。
(三)業外收支觀察:有無一次性獲利,如有,不宜用本益比估算股價。
(來源:元大證券,單位:百萬元)
胡連的營業外收支並無一次性大筆獲利,可用本益比估算股價。
(四)轉投資觀察:
(來源:元大證券)
轉投資事業以策略性投資的權益法認列居多。
------ ------
三、現金流量表方面:衡量虧損倒閉風險
綜合損益表的紀錄不等同於實際現金的流出或流入,質言之,如果某季的損益表呈現虧損,但仍有許多現金流入,公司還不至於倒閉;相反的,某季的損益表呈現獲利很高,但如果沒有現金,公司可能會破產!
(一)營業活動現金流量是否與稅前淨利相當:營業活動現金流量是以本期稅前淨利為基礎,加入各項調整項目後,所呈現的公司現金流動狀況。營業活動現金流量最好能與稅前淨利相當,代表公司賺的錢真的有現金入帳。
胡連的營業活動現金流量約當其稅前淨利的85%,尚可。
------ ------
四、財務比率方面:評估數據趨勢,作為個股買賣依據
財務分析只看單一公司、單一季度的絕對數字意義不大,必須與同業相比並觀察數據趨勢,才能進一步判斷。
(一)獲利能力指標-毛利率、營益率及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均穩定向上為佳。
1、毛利率最好 > 15%,營業利益率最好 > 10%,且穩定向上為佳;觀察胡連最近8季度的毛利率及營益率:
(來源:元大證券,筆者整理)
胡連的毛利率及營益率高峰在2017Q1,自此雖逐季下滑,但仍分別保有43%及27%的良好的獲利能力。再觀察胡連與同業-健和興(3033) 最近8季度毛利率及營益率的比較:
(來源:元大證券,筆者整理)
胡連各季度的毛利率及營益率均優於健和興(3003)。
2、股東權益報酬率 > 15% 為佳:衡量平均每1元股東權益所能賺得的稅後淨利,是股神巴菲特常用的指標。比率越高,代表績效越好,也必須與同業進行比較,以免偏頗。
(來源:元大證券,筆者整理)
胡連每年ROE皆 > 15%,皆均優於同業-健和興。
(二)流動性指標-流動比、速動比數值越高,變現能力越強
1、流動比 > 1.5:短期資產變現能力。將流動資產換算成現金,衡量公司是否具備短期資產變現能力。流動比<1可能有跳票、倒帳風險。
2、速動比 > 1:與流動比意義相似,但速動比更重視變現容易度,所以扣除變現度較差的存貨及已經現金流出的預付費用。
3、利息保障倍數 > 5:衡量公司償還借款利息的能力。
4、長期負債/稅後淨利 < 2:數值小於2代表公司只要利用2年的稅後淨利即可還清長期負債。數值若過大,景氣反轉時風險也將變大。通常民生必需產業不需要太多資本支出以維持競爭力,也不須花大錢研發,因此不需要負擔高額負債與利息支出。只需靠自己賺進來的錢就可以拓展新業務,故不易受景氣影響。
(來源:元大證券,筆者整理)
從上表可看出,胡連4項流動性指標皆非常優異,又過去5年來並無長期負債。
------ ------
五、本益比:判斷當前股價是否合理
公式:本益比=股價/近4季每股稅後盈餘加總
(一)參考歷史平均本益比,評估合理買進點:前提必須是公司獲利穩定。但也不能單看這項數據,畢竟公司的獲利會變動,獲利若持續成長,計算出來的價格會越來越高,反之則反。
※用近4季EPS計算個股昂貴價及便宜價:
(來源:元大證券、Goodinfo台灣股市資訊網,筆者整理)
胡連目前股價150元 (2017/04/13),僅比便宜價多10元。
(二)當股本變動影響EPS,須重新計算本益比:公司發行可轉換債、員工認股權證等未來皆會轉換成普通股,造成股本膨脹、EPS因此被稀釋。因此使用本益比計算合理股價時,應採用稀釋後的EPS為佳。
(來源:元大證券、Goodinfo台灣股市資訊網,筆者整理)
與稀釋前相比,價格幾無差距。
------ ------
------ ------
接下來是自己的選股習慣。
一、公司歷史股利政策:筆者投資股票屬於保守型,注重套牢時公司也必須能獲利並配發(現金)股利。
(來源:雅虎奇摩股市)
胡連過去10年連年配發股利,逐年增長並以現金股利居多,過關。
二、籌碼面:注重董監及外資持股比例,前者用以觀察內部人與一般投資大眾利益一致性程度,後者用以判斷股價被影響之程度。
(來源:元大證券)
胡連董監持股19% OK,外資持股23%略多,再看外資持股近期變化。過去1個月外資持股比重從25%降至23%,有點在意。
三、新聞面:
胡連:連40年成長 未來3年營收目標60億元
2018/04/16 17:43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018年4月16日電)
胡連 (6279) 董事長張子雄表示,胡連在大陸的滲透率還很低,透過提高滲透率及開發新客戶,今年將維持成長,目標是未來3年年營業額達新台幣60億元,較去年成長約5成。
胡連今天參加櫃買市場業績發表會,張子雄表示,今年第1季大陸車用市場成長約3%,胡連成長為7%,主要是胡連在既有客戶持續導入新車種,並有新客戶加入的挹注,目前胡連在大陸市場的滲透率還很低,相信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新能源車部份胡連也不會缺席。
胡連成立於民國66年,至今滿40年,從未虧損過,連續40年獲利都成長,張子雄表示,汽車產業從產品開發、認證、試車再到出貨,通常至少需要1.5年,胡連產品經過認証,在品質上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張子雄表示,一部車端子品項約達2000顆,胡連經營40年來端子品號約有2000個,護套品號超過3000個,已大約可以滿足一部車的90%端子需求,胡連在1995年開始進入大陸市場,至今已約25年,如今大陸已經是全球最大汽車市場,胡連受惠大陸市場蓬勃發展,創造連續40年創新高的營運;目前大陸市場的貢獻達66%。
胡連目前產能利用率約在90%左右,未來預計會以三班制因應,台北新廠預計明年有機會投產,配合新客戶陸續導入,內部設定未來3年年營業額可達到60億。
就客戶端來看,張子雄表示,今年包括吉利汽車、上海通用將會是主要成長動能,胡連在2017年開始導入吉利汽車,目前已有5個車型,占比逾40%,今年預計再導入6個車型,未來4年還有14個車型會導入。去年新導入的上海通用,未來也會陸續導入新的車型,預計將挹注未來3-5年的成長動能。
「智能聯網、電動車、自駕車及共享汽車」是未來趨勢,張子雄強調,過往是選配的產品現在陸續變成標配,針對新能源車及自駕車等開發多項新產品,上半年前就會有新產品發表,已經與比亞迪開發了一個高電壓大電流產品,在新能源車領域不會缺席。
------ ------
※對於股票投資,以上的分析都很粗淺,僅供自己反省與精進之用,無任何推薦之意。
------ ------
20180810後記:
胡連 107年第2季綜合損益表,每股盈餘1.34元 / 107年H1是3.67元,分別較去年同期的2.26元及5.04元衰退40%及27%,停損(9.55%)後轉換標的。